開始前先提醒大家,老朽的習慣上並不會去介紹軟體介面(因為很少有人可以看介面工具5分鐘還不睡著的),而會直接從該軟體 PhotoImpact X3 的實務面去寫,所以想知道軟體所有介面的用途,請自己買書回家催眠自己...啊!...說錯了...是參考,當然如果完全沒有基礎跟概念的,看了會覺得有點難理解,不過按部就班的做相信大家都可以做得來,畢竟PI(PhotoImpact)不是套很艱深且難上手的軟體,好了~廢話不多說,下面就開始吧。
【有基礎的或許會覺得很簡單,而且裡面會提到些個人觀點問題,不認同的請自行跳過】
沒看過前一篇小學生也能學會的PhotoImpact X3基礎教學(一) 偏好設定並修改過偏好設定的請先看過
首先要請大家先點選這裡下載這次提到的範例圖片好方便大家照著做。
下載完成後解壓縮會發現有一堆零散的照片檔案,等等我們就會把這些照片做一個簡易的影像編修,讓他們很不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 (如下圖)。
先聲明這不是我美感有問題,而是要在一張圖片內把這麼多的簡易影像編修內容都放上去,確實是有點勉強,而且其中還有很多是用來給大家做比較用的,這些在下面會慢慢提到。
那接下來就正式開始囉~
(1) 開啟【建築.jpg】(自己要記得解壓縮後檔案放在哪)
(2) 如下圖-【調整/擴大底框】
(3) 如下圖,將【等距地擴大邊長】取消勾選後,把右邊增加300後按下確定
(4) 如下圖,完成
(5) 如下圖,點選【物件/插入影像物件/從檔案】
(6) 如下圖,插入【人群.jpg】檔案後往右邊移動至填滿邊界
(7) 重複步驟5,並插入【遊行.jpg】,然後點選左側工具列的變形工具,並如下圖右上方所示,改成【寬=315、高=226】(旁邊的鎖頭圖示記得要點開才能自由變形) 後,放在圖片左下角貼齊邊緣。
(8) 如下圖,點選【人群】後到【編輯/遮罩模式】(快捷鍵CTRL+K)
PS:能的話最好將快捷鍵背下,在實務面上很能解省時間與手續
(9) 如下圖,點選左側工具列【線性漸層填充工具】
(10) 先點選最左下角的兩個黑白小方塊"恢復預設填色"(是小的方塊,不是大的),接著如下圖,由【人群】的左邊界案住Shift後用左鍵拖曳置【人群】圖片中間。
(11) 如下圖方式,切換回正常模式看結果。
(12) 如下圖這樣有漸層效果就是轉換成功。
(13) 如下圖,點選【遊行】後依照步驟8,或按下快捷CTRL+K進入遮罩模式。
(14) 進入遮罩模式後照步驟9進入線性漸層填充工具,接著如下圖在【合併】選擇【差異】。
(15) 由左邊人物肩膀,按住左鍵向上拖曳至【遊行】圖片上緣。
(16) CTRL+K回到正常模式看結果,如下圖表示成功。
PS:遮罩模式主要用途是在於調整選取範圍內的特效使用,會在後續的軟體有詳細介紹。
(17) 進入左上角的【檔案/開啟舊檔】將【小丑.jpg】打開。
(18) 如下圖,點選左側工具列的【套索工具】。
(18) 進入【套索工具】後如下圖,將【智慧型套索】勾選,【偵測範圍=30】、【柔邊=5】。
PS:【套索工具】是專門針對所要選取的目標物,邊界較為明顯或對比較強較銳利時所使用的工具
(19) 如下圖用滑鼠左鍵將【小丑】的邊緣,仔細的邊點邊拉【套索工具】的選取線與錨點。
(20) 圈選完畢後按下【CTRL+K】進入【遮罩模式】(如下圖)。
(21) 利用左側【筆刷】工具,修飾選取範圍 (黑色不顯示、白色是要顯示的)。
(22) 選好【筆刷】工具,如下圖調整設定上方參數,【不透明度=50】、【柔邊=50】,以黑色表示不顯示,白色是要顯示的原則,自行在左上方調整筆刷大小以及顏色來修飾選取範圍。
(23) 如下圖修飾完畢後,【CTRL+K】回到正常模式。
(24) 如下圖進入【編輯/複製】(快捷鍵是CTRL+C,請記住,日後將不再重複)。
PS:老朽有提到的快捷鍵基本上在實務面都是很常會用到的,記住絕對只有好處沒壞處。
(25) 回到原本的工作區按下將小丑貼上如下圖進入【編輯/複製】(快捷鍵是CTRL+C,請記住,日後將不再重複) 並點選左側工具列的變形後,將上方【鎖頭】右邊的參數變更為【寬=250】【高=270】放在如圖所示位置。
由於整個製作過程相當繁瑣,且圖片量相當大,為了網頁開啟流暢度,老朽決定將整個流程分為三篇教學PO文,有興趣的請期待每日的後續,過程中需要解釋的原理在文章中也會一一說明。
再強調一次,這邊不會很枯燥的把每個工具跟介面用途一個一個詳加說明與解釋,而是以實作的方式讓大家了解這些工具在實務面上的用途,雖然會較難以上手,但相對的學會後也比較不容易忘記,過程中也較不容易打瞌睡。
PS: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在迴響中詢問...
f